所谓冠心病,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。是由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引发的疾病。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、形成突向管腔的斑块,使管腔变得狭窄甚至闭塞,或者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,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。
据统计,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,被誉为“人类健康第一杀手”。因此对很多患者来说需要长期用药,那具体吃的是哪些药呢?
冠心病常用药物一般分为这几类:抗血小板药、他汀类药物、硝酸酯类药物、控心率药物、降压降糖药物等。
1、抗血小板药
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的药物就两种:阿司匹林和ADP抑制剂。
阿司匹林是可以预防冠状动脉血栓,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,常见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。
ADP抑制剂包括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两种常见药,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。这两种药物主要针对是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,一般服用的时间至少都是一年,一天一次。
2、他汀类药物
之前很多人认为他汀类药物是用来降血脂,其实不然,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,他汀类药物的更大作用是用来稳定动脉斑块,预防斑块再次堵塞血管。
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、匹伐他汀等。
3、硝酸酯类药物
硝酸酯类药物常见有硝酸甘油、单硝酸异山梨酯等,这类药物比较特殊,主要是在冠心病发作时需要服用来进行缓解和急救的。病发时首选硝酸甘油片药物急救,嚼碎服用,吸收效果更快,起到救命效果;一般情况下,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稳定的情况下,不需要长期服用硝酸酯类的药物。
4、控心率药物
控心率药物其实就是β受体阻滞剂,常见的药物有:倍他乐克(美托洛尔)、康忻(比索洛尔)、卡维地洛等;其实,它们的作用就是减慢心室率,减少心肌重构,减少心肌耗氧,防止心肌缺血的复发。
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应用β 受体阻滞剂作为二级预防,特别是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。研究表明,β受体阻断剂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降低15%,再梗死率降低26%;这类药物一般是一天一次,早晨服用最好。
5、降压降糖药物
高血压、糖尿病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,因此,冠心病患者也需服用降压降糖类药物。这些药物主要包括: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、地平类药物等等。
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主要有卡托普利、依那普利、赖诺普利和氯沙坦、缬沙坦、坎地沙坦等;地平类药物主要有硝苯地平、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、拉西地平、尼群地平等;如果冠心病患者,还伴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这类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。
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,除了用药,日常的科学保健也是相当重要,均衡饮食,适度运动,舒缓压力,保持好心情,控制好慢性疾病,定期体检,能帮助我们远离冠心病的麻烦。
潍坊潍城交通医院温馨提醒:冠心病患者用药应谨慎,用错药、加药、减药、停药都十分危险,因此冠心病患者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药,千万不要等到心痛得无法呼吸才来后悔当初!
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